民宿酒店产业
发布时间:
2019-09-27

近日,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风头正盛。随着该剧口碑的持续发酵,观剧人数呈现井喷式增长,讨论度居高不下。其中的服道化、色彩构图、建筑美学以及背后的盛唐文化等都为人津津乐道。旅游网大数据显示,《长安十二时辰》播出一周后,西安旅游热度上涨22%。
影视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正成为很多传统景区营销推广、转型升级的优选项。很多景区也更为积极主动的选择“影视营销”这一手段。那么,如何更好的将传统景区利用影视流量进行升级提升,并带来新一轮的的游客导入呢?我们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01 基础概念
影视旅游项目在满足游客对于景点的日常期待的基础上,还可以为游客们带来能使其增长视野、触景生情、沉浸体验的丰富体验——通过融入剧情背后的文化背景,对影视剧中的经典场景加以还原,使他们身临其境,增加了游客的“代入”式体验;利用影视文化氛围营造整体的感觉,并通过尝试增加“角色扮演”等环节,帮助游客沉浸其中,从而补充更多的在传统游乐园中获取不了的游客体验。
02 景区如何应对流量?
一个成功的“影视+旅游”发展案例,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一是影视作品要火,二是景区要在作品里有足够形象的呈现。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影视+旅游”作为一种时尚、个性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组合,为景区的转型升级打开了一扇“新窗”。
文化景点+影视IP是王道:文化景点+影视IP的模式有利于形成集中、全面的品牌形象,适合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景区。旅游景点天生具有丰富的品牌文化内涵,影视剧情一旦与拍摄地旅游资源嫁接,就会将影视剧创新的文化元素注入原旅游地风景之中,这样一来旅游地提高了知名度,也增添了文化内涵。
植入要自然:值得注意的是,影视作品不是单纯的宣传片,也不是单纯的故事片,不能“硬塞给观众”,影视旅游中的影视作品要突出当地风景、美食等特色。作品中可以加入去景区旅游的情节,加入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让潜在的消费者想去玩,想去吃,想去亲身感受影片中的情景。而不是生硬的场景植入,分分钟让关中出戏。
多产业融合,多渠道传播:许多景区在依靠影视剧火了以后,一方面,要和周边景区、产业等结合在一起,最好能和周边景区等做成一条旅游线路;另一方面,景区需要不断增加一些优质的消费项目,游客去影视取景地并不是仅仅看场景,最好还是有一些衍生品的开发,有一些其它的消费。此外,景区还可以尝试和一些微电影等相结合,进一步做持续性传播。
积极的生态管理:影视剧的拍摄活动必然会对景区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因为影视拍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时段性,拍摄场景也是既定的,外景地的旅游发展很容易产生时空集聚,表现为某一时段、某一地点游客蜂拥而至,带来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积极的生态管理是维护景区稳定发展和有效保护资源的必然手段。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摄制组搭建场景的数量、规模与地点。另一方面,要加强剧组及各方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运用生态学原理,根据剧组拍摄活动生态影响特点和监测所得的生态环境变化情况来制定科学生态管理方法,保证影视剧拍摄活动影响控制在资源所能承受的合理程度上。在兼顾制片方和经营者的利益同时,维护好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在追求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忽视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保护景区旅游资源使之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声明: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关键词:
相关新闻